司徒怎么读 司徒的意思

  •  sī

基本信息

词语:司徒

拼音: sī tú  

繁体:司徒

词性:名词

注音: ㄙ ㄊㄨˊ 

五笔:ngk tfhy

单字解释: "司"字的详细解释 "徒"字的详细解释

相关词语: 专司 驿司 监司 上司 藩司 臣司 典司 司牧 打官司 主司 司言 司令员 信托公司 州司 大司农 岂徒 庀徒 徒手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公徒 羣徒 跖徒 酒徒 正徒 蒸徒 征徒 蚁徒 夫徒 掌徒 更多

"司徒"的意思详解

⒈  官名。相传少昊始置,唐·虞因之。复姓。

"司徒"的引证解释

⒈  官名。相传 少昊 始置, 唐 虞 因之。 周 时为六卿之一,曰地官大司徒。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。 汉哀帝 元寿 二年,改丞相为大司徒,与大司马、大司空并列三公。 东汉 时改称司徒。历代因之, 明 废。后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。参阅《通志·职官二》、《续通典·职官二》。

明 伊耕 《春怀》诗:“转输坐见司徒急,经略亲看相国行。”
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听稗》:“先祖太常,家父司徒,久树东林之帜;选诗 云间,征文 白下,新登復社之坛。”
王季思 注:“父名 恂,官至户部尚书。这职位大略和古代的司徒相近,因此称他作司徒。”

⒉  复姓。 五代 时有 司徒诩。见《旧五代史·周书》本传。

"司徒"的国语辞典

⒈  职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有大司徒,为六卿之一,掌理教化。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,东汉时改为司徒,主管教化,与大司马、大司空并为三公。魏沿用,但三公仅为虚衔,不涉朝政。隋唐以后三公参议政事。历代沿用,至明代而废。清代俗称户部尚书为「大司徒」。

⒉  复姓。如唐代有司徒映。

成语首拼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© 2023 古诗文网| 看谱吧 | 吉他谱| 京ICP备18063074号-5 | 诗词地图 | 诗人地图 | 成语地图 | 字典地图 | 词典地图 | 诗句地图

免责声明:本站图片、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,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,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1522508767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