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遗佚”。亦作“遗轶”。
⒉ 遗漏;遗弃而不用。
⒊ 遗失;散失。
⒋ 指散失之物。多指遗文散籍;遗事逸闻。
⒌ 犹隐居。
⒍ 隐士;遗才。
⒎ 指前一朝代留下来的人。
⒈ 亦作“遗佚”。亦作“遗軼”。
⒉ 遗漏;遗弃而不用。
引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进不隐贤,必其以道;遗佚而不怨,阨穷而不悯。”
《列子·黄帝》:“神圣知其如此,故其所教训者,无所遗逸焉。”
元 刘祁 《归潜志》卷十:“夫科举本以取天下英才,格律其大约也,或者捨彼取此,使士有遗逸之嗟。”
清 唐孙华 《送宫恕堂北上》诗:“况今名俊尽鶱腾,遗佚奇才只一箇。”
⒊ 遗失;散失。
引《北齐书·卢文伟传》:“﹝ 卢询祖 ﹞有文集十卷,皆致遗逸。”
宋 苏辙 《上皇帝书》:“苟诚以为有遗才焉,则今所谓遗逸之书,有以收之矣。”
宋 苏辙 《进御集表》:“臣顷被圣旨编次遗文,始於禁中,次及三省密院,下至文武诸臣之家,凡尺牘寸纸,无所遗軼。”
明 郎瑛 《七修类稿·辩证八·汉遗文》:“世以 柳子 编 西汉 文章,只据《文选》,固多遗軼。”
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宗室诗人》:“晚年独居一室,人迹罕至,诗篇不復检閲,故多遗佚。”
胡朴安 《<中国文学史>序》:“牛宏 以典籍遗逸,表请开献书之路。”
⒋ 指散失之物。多指遗文散籍;遗事逸闻。
引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武帝 时,军政 杨僕 捃摭遗逸,纪奏兵録,犹未能备。”
晋 干宝 《<搜神记>序》:“虽考先志於载籍,收遗逸於当时,盖非一耳一目之所亲闻覩也,又安敢谓无失实者哉。”
宋 晁补之 《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》诗:“詔畀千金访遗逸,遗文逸字往往出。”
宋 周煇 《清波别志》卷下:“若父祖捐馆日,子孙幼弱,及一旦编摹,岂免小有疏略,当随拾遗佚而为别集可也。”
元 孛术 鲁翀 《大都路总都管姚公神道碑》:“公扬歷四十餘年,功名事业,磊磥赫奕。侃访辑遗軼,既久始备。”
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艺林学山七》:“至如《路史》,第博采前人遗逸,务得其説,以傅三妃之名,其是非悉不暇记矣。”
清 龚自珍 《城南席上谣》:“一客谈遗佚,目挟十钱入西市,五钱麦糊五钱纸,年年冬望 日本 使。”
⒌ 犹隐居。
引《汉书·五行志中之下》:“是岁遣博士 褚大 等六人持节巡行天下,存赐鰥寡,假与乏困,举遗逸独行君子诣行所在。”
唐 柳宗元 《贺赦表》:“废金宝之贡,有以彰俭德;搜遗逸之士,有以表至公。”
清 黄宗羲 《陈伯美先生七十寿序》:“盖 明 初之有求於遗逸者,议论之公;而今之不敢信草野者,闻见之陋也。”
⒍ 隐士;遗才。
引唐 方干 《题悬溜岩隐者居》诗:“见説公卿访遗逸,逢迎亦是戴乌纱。”
元 刘壎 《隐居通议·骈俪一》:“市骏骨而捐金,招来遗軼;闻鷄鸣而起舞,寤寐功名。”
《明史·麻僖传》:“四十年疏陈纳諫諍、举枚卜、补大僚、登遗佚、速考选数事,不报。”
明 贝琼 《送王克让员外赴陕西》诗:“应念东南有遗佚,采芝深谷尚盘桓。”
梁启超 《中国积弱溯源论》第三节:“圣祖仁皇帝,一开博学鸿词科,再设 明 史馆,搜罗遗佚,徵辟入都,位之以一清秩一空名,而天下帖帖然、戢戢然矣。”
吴晗 《社会贤达考》:“隐了几年,跟了几年,名气有了,盛朝圣世是应该徵举遗逸的,于是得了‘社会贤达’之名而驰马奔命,赶进京师‘初入朝堂’了。”
⒎ 指前一朝代留下来的人。
引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艺五·退谷论经学》:“明 初,人犹多经学,皆 元 时遗逸。”
胡朴安 《<中国文学史>序》:“顺 康 之世,故老遗逸,越在草莽,承东林气节之盛,为经济有用之学。”
梁启超 《论私德》二:“顺 康 间,首开博学鸿词,以挚遗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