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官员衣服上所绣作为等差标志用的水藻及火焰形图纹。
⒉ 借指官服。
⒈ 古代官员衣服上所绣作为等差标志用的水藻及火焰形图纹。
引《书·益稷》:“宗彝、藻、火、粉米、黼黻、絺绣,以五采彰施于五色,作服。”
孔 传:“藻,水草有文者。火为火字。”
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:“宗彝也,藻也,火也,粉米也,黼也,黻也,此六者紩以为綉,施于裳也。”
唐 韩愈 李正封 《晚秋郾城夜会联句》:“命衣备藻火,赐乐兼拊搏。”
宋 庄季裕 《鸡肋编》卷上:“﹝ 米芾 ﹞有好洁之癖,任太常博士,奉祠太庙,乃洗去祭服藻火,而坐是被黜。”
清 郑任钥 《春蚕词》:“不辞小妇闺中苦,愿作山龙藻火裳。”
⒉ 借指官服。
引宋 叶适 《题贾俨不忘室》诗:“子质復粹美,藻火兼佩珂。”
康有为 《故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刑部主事刘君光第》诗:“改元设参谋,明堂灿藻火。”